。-> 翻譯社|,-> 翻譯公司|的-> 翻譯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表示,今朝每一年大專教師員額減少約600名,去年大專助理傳授員額就少了991名,現實中年輕學者再怎麼優秀,也很難在大學謀得正職;良多年青學者只好去擔任一年一聘 翻譯「專案教師」,但隨時可能因為計畫結束而賦閑。
教育部統計,97學年時,大專專任教師中,34歲以下有3444人、35至44歲有1萬9720人;但到了105學年,則降為1255人、1萬1491人,明顯年青教師在大學中巨幅減少。
曾新元暗示,「高教深耕計畫」來歲起實行,大學可從取得的經費挪出2成用來新聘教師,進一步改善生師比;「玉山計畫」來歲也會供給6億元,讓大學留才及攬才。
「改善生師比,讓年青人可以進大學任教。」教師節前夕,高教工會今天帶動10多人到教育部前陳情,他們主張「向下扎根優先於放高空炊火」,政府應先改良高教工作機遇與勞動前提,再來談玉山、哥倫布、愛因斯坦及高教深耕等計畫。
陳政亮說,政府該做的是,拿出資源改善大學生師比(恢復至1990年代的公立黉舍水準,約18.5),增添專任聘僱機遇,才能讓更多年輕人有機遇進入大學任教。
「玉山及哥倫布計畫的鞭策,就像良多人沒錢騎單車,政府卻還要花錢買勞斯萊斯給少數幾個人。」台師大英語系傳授黃涵榆說,資深傳授有良多機遇增加收入,但那些年輕的「專案教師」,卻是在當苦勞、打雜,工作沒有保障,相當不公允。
高教工會認為,各類高空炊火式的「玉山計畫」、「哥倫布計畫」、「愛因斯坦計畫」及「深耕計畫」,都不足以改良高教情況與青年學者的苦境;政府應從基礎環境的改良做起,人材天然會回流與茁壯。
教育部高教司科長曾新元回應,一些大學遭到少子化衝擊,因此遇缺不補,致使每一年大專教師員額減少約600名。目前大專院校生師比必須低於23,假如未達此標準,教育部會扣減他們招生名額。
(中時)

本文來自: 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70927002597-260405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